请输入关键字
top
EN /
​跟师学习心得——对应取穴
来源:北京按摩医院 作者:陈春杰 时间:2023.11.10

跟师学习心得——对应取穴

本月主要跟王老学习了对应取穴。

对应取穴在古籍中有详细的记载。《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到:“若病在上部,便需下取穴位;若病在下部,便需上取穴位;若病在中部,则旁边取穴位。”而《内经-灵枢》中记载:“若病在上部,应下取穴位;若病在下部,应高取穴位;若病在头部,需取足部穴位;若病在腰部,需取腘部穴位。”

对应取穴是一种选择与病变有对应关系部位作为治疗穴位的方法。治疗可以采用点穴、针灸、捏拿、刮痧、拔罐等不同的方式。点穴治疗需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选择的穴位是否准确,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是否符合。第二、穴位定位是否准确。穴位的定位并不一定要局限于特定的尺寸。根据中医的说法:错穴不错经,错穴不错阿是穴。找到痛点很重要。穴位的上一点或下一点,找到痛点的效果要比没有痛点的地方好。穴位的按压要有感传,有气致病所的感觉。第三、你在穴位上施加的力量大小是否适当。力量过大,反而会让患者紧张,没有明显效果。没有达到应有的刺激量,没有达到应有的刺激强度,也无法激发神经的传导和经络的传导功能,也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第四、按压的持续时间是否充足。不能刚按上足三里就马上移到阳陵泉,不能刚按上曲池又跑到手三里。第五,点穴时要保持专注,精神集中,最好还要与自己的意念和呼吸相配合。不要分散注意力,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第一个,上下肢顺向对应法。 人体的上肢和下肢,有一个横向的经络联系。中医上我们讲六经,用在我们针灸和推拿临床,这就是十二经。也就是手足同名经。上下肢顺向对应法,也就是上肢和下肢之间存在顺向对应关系。具体来说,肩和髋,肘和膝、腕和踝、手和足之间有一个横向的对应关系,这对应关系再具体点就是阴经对阴经,阳经对阳经。屈肌对屈肌,伸肌对伸肌。在下面我就说具体穴位,我们从肩对髋入手。第一个手太阴肺经中府对冲门。这两个都在太阴经上,一个手太阴,一个足太阴,这是相对的。第二个是手厥阴经天泉对足五里,一定要说足五里,因为还有一个手五里,第三个是手少阴极泉对横骨,横骨这个穴不常用,在曲骨旁开五分。这是手三阴对足三阴。阳明经的肩髃对气冲,少阳经肩髎对环跳。太阳经肩贞对承扶。 上下肢一共是12个穴位,对应关系是很严谨的,没什么弹性。例如病人大腿内侧相当于冲门穴位置疼痛,我们用中府穴对应治疗。当然我们不是只用中府穴去治疗病人,这只治疗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

第二个是肘对膝。肘和膝之间有一个经络的对应关系,具体的穴位,太阴经的尺泽对阴陵泉,厥阴经的曲泽对曲泉,少阴经少海对阴谷,这样就把肘膝的手经和足经对应在一起了。阳明经的曲池对犊鼻,犊鼻又叫外膝眼,假如我们膝关节髌下疼痛,我们就可以用曲池来进行按压治疗,就可以达到一定效果。少阳经的天井对阳陵泉,太阳经的小海对委中。 如果腘窝疼,我们可以用小海行按压或针刺治疗,这是有效的。第三个腕踝之间有对应关系。腕关节太阴经的太渊对踝关节的商丘,厥阴经的大陵对中封,少阴经的神门对太溪。原穴对原穴。假如脚上的某处出现症状,可以用手上的同名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可以点对点,穴位对穴位。阳明经的阳溪对解溪,解溪处疼痛,我们用阳溪按压以后有缓解的作用。少阳经阳池对丘墟,太阳经阳谷对昆仑。一共是36个穴位,这是我们对应取穴的主体。当我们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我看看出现在哪个经络,根据中医的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

第二个对应形式是下肢逆向对应法,就是将足和髋部倒过来,足冲上,髋冲下。形成足对头面,颈肩对踝,肘对膝,腕对髋。我们实际怎么应用呢?这是我们比方说足对头面,我们脚的穴位太冲穴可以治疗颠顶头痛,有平肝阳息肝风的作用。包括脚上的穴位内庭冲阳都治疗面部疾病和治疗牙痛的作用。踝关节对颈部,踝关节很多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例如绝谷。小腿对胸部,膝关节对肚脐。大腿对小腹。髋部对耻骨,下部对二阴。这就是第二个对应方法。举例说明,肚脐附近的疾病可以用膝关节周围的穴位,典型的穴位如足三里、阴陵泉。足三里治疗胃肠疾病如腹泻便秘等,阴陵泉治疗腹痛等腹部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第三个,上肢躯干顺向对应法。上肢自然下垂,它和我们躯干之间有一个横向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也就是肩对颈,上臂对胸,肘关节对脐,前臂对下腹,腕部对耻骨,手对会阴和二阴。比如我们颈部的疾病,我们可以考虑用肩部的某些穴位对颈部的疼痛和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进行治疗。 我们肚脐部分不舒服有疼痛,我们可以采取肘部的穴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前臂内侧阴经对我们腹部的任脉,也就是腹部中间疼的,我们可以采取前臂中间的穴位。而背侧的疾病,腰背部、腰骶部可以用前臂背侧的三焦经的穴位进行治疗。比如说手三里、三阳络、外关和支沟,对这人体的背面的腰部疾病都是一个很好的效果,还有养老穴也治疗腰痛。这方面我们都可以参考。手部可以对小腹和二阴。我曾经见到过我的老师,用劳宫穴来治疗女同志痛经,当时双手按住病人的双手的劳宫穴,病人的腹部感到一种发热的感觉,达到气至病所。达到热则血行,热则痛止的效果。

第四个,是上肢躯干逆向对应法。手冲上而肩冲下,和躯干之间有一个横向的对应关系,形成手跟头面、手腕对颈,前臂对胸、上臂对小腹的对应关系。例如:手对头面,面口合谷收。腕关节对应颈部:头项寻列缺。前臂对应胸和心。我们前臂内侧很好的穴位,郄门、内关能宽胸理气。胸胁内关谋。这都是很好的穴位。肘部的穴位治疗肚脐周围的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个,躯干两端对应法。人体躯干有一个纵向的对应关系,也就是人的头部头顶部对应人体的骶尾部。也就是中医讲的病位越高,取穴越低;病位越低,取穴越高。百会可以治疗脱肛, 可以升举阳气。长强可以治疗癫痫,癫狂、癔病。这都是体现这个理论。我们曾经做过临床实验,病人腰疼,我们按百会后,患者腰部发热。外伤后尾骨尖端疼,我们用百会穴止痛效果也很好。另外百会可以升举阳气,可以提升人的阳气,百会也体现了我们下病上取的原则。这方面是有很多例子,很有实用性。

第六个,左右对称取穴法。人体除了任督二脉以外,人体左右是对称的,右边有病可以取左边,左边有病也可以取右边。这两天我遇到一个病人右边肩疼,我们取左边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位置,按压以后,患侧位置有明显的热感及得气感。那么随后他就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人体左右是处于平衡状态,当一侧有病之后,必然造成气血和经络的不通,两侧失去平衡,我们通过穴位的按压以后,给它建立一个新的平衡,这样的疼痛感或者不舒适的感觉,就可以消失,从而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第七个,左右交叉对应法,我们人体不光是对称的,而且左右之间有一个斜着的对应关系,比如说右肩可以对左髋,还可以对左膝,还可以对左踝。这样一种对应关系。例如王文远的平衡针疗法。肩痛他用对侧的中平穴。中平穴位于足三里下两寸,外一寸的区域。叫肩痛点,也叫中平穴。还有一个取穴方法是在外踝与腓骨小头上1/32/3交界处,这个区域当中长10厘米宽6厘米画一个十字交叉线,中间有个褐色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进行针刺。右侧肩痛扎左侧,左侧肩痛扎右侧。这个刺法在中医叫做巨刺法,叫做刺经。扎上以后边捻转边配合肩部的活动,肩部可以有明显的轻松,疼痛减轻,肩部就可以徐徐抬高。王文远主任发现该处深部有腓总神经和血管,很敏感,所以针刺此处对肩部的疼痛有明显的改善,这是交叉取穴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咱们古代的医书上记载一个叫条口透承山,简称叫条山穴,治疗也是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很好的一个临床的例子。

前上后下对应法。医书上记载,人体前额对八髎,人体的前上后下有一个斜着的对应关系,当我们出现腰痛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前面印堂附近进行治疗。这也正好是王文远平衡针讲的腰痛点。腰痛点在前额长六厘米宽三厘米,画一个十字交叉点的中心点,在进行针刺,对各种腰痛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临床总结,凡是后腰疼的,我们都可以用前面的穴位来治疗。 我们遇到一个压缩性骨折的老太太。70岁左右,病人弯腰疼痛,我们在天突穴用中指按压,按压片刻之后,病人弯腰疼痛明显改善。这就体现一个前上后下对应取穴的作用效果。其效果一个是达到新的平衡,另外活血止痛,解痉镇痛,使局部的疼痛解除,痉挛缓解。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颈部和腰部部位分体理论对应取穴法。颈部和腰部有一个部位分体对应理论,颈椎的三至七,对腰椎的一至五,如果再扩大一点,就是颈椎的一至七,对胸椎十一十二腰1-5。七节对七节。也就是腰椎的某一个地方有病了,你可以用颈椎某一个相对的部位。比方说胸11对颈1,这么个顺序排列起来,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了。如果你腰是中间疼,腰中间疼相当于4-5处,在颈椎的第六颈椎按压,腰椎中间疼很快就能缓解。

理论上讲凡是人体各个部位都是相对应的,人体各个部位在形态、结构、功能上有相似的地方,都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例如肩和髋都是球窝关节,肘和膝结构相似,腕和踝的功能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肘和膝都是以屈伸为主,有少量的内旋外旋。这些关节有近似的地方,都有相对应的关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把对应取穴扩大,具体来说,胸大肌、胸小肌对内收肌,内收肌对内收肌,屈肌对屈肌,伸肌对伸肌,例如肱三头肌对股四头肌,肱二头肌对股二头肌,前臂腕伸肌对胫前肌,前臂指总屈肌对小腿的三头肌。桡骨小头对腓骨小头。这就是结构、形态、功能类似的地方都有对应关系。例如下肢的伸肌有问题,我们在上肢的伸肌肱三头肌的附近找痛点进行治疗,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个也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凡是人体在结构形态功能有相似的地方,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